退出长者模式
胡敏说两会:习近平为振兴实体经济再鼓劲,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发布日期:2019-03-15

编者按:2019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理论频道特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担当评论员,首次打造一档通俗理论脱口秀节目——“胡敏说两会”。节目聚焦2019年全国两会每日重点活动、重大议题,以轻松的语言、生动的点评、理性的阐析,让您获悉当日最应知晓的两会动态,得到最为及时的政策解读。

胡敏说两会,两会进行时。人民网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胡敏。今天我与大家说评两会。

3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在听取一位代表讲述坚守实业的发言后指出,做企业、做事业不是仅仅赚几个钱的问题。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习近平总书记这番话,充分体现了对实体经济的高度重视,为振兴实体经济再次鼓了劲。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增强实体经济赢利能力”。实践也早已证明,一个国家的实体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实力就会越强。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做实体经济的企业,为了赚快钱、图暴富,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转向发展虚拟经济,使得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脱节,“脱实向虚”现象比较严重,不仅偏离了主业,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不能得到提升。没有实体经济做支撑,虚拟经济终究是“空中楼阁”,“虚火”过旺,“虚胖”的经济体质是难以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

必须看到,我国虽是制造大国,但在某些领域仍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很多产品的质量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国际经济大舞台上我们叫得响的知名品牌还不多,尤其是很多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比如,我国每年进口芯片的金额多的时候达到2300亿美元,进口芯片花费已经超过了石油。在机器人减速器、高档数控机床、高性能传感器等方面还没有核心技术,即便是在国产化率很高的高铁行业,轮轴技术和一部分控制器技术也没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面对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只有坚持不懈发展实体经济、振兴实体经济,才能不断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有效抵御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冲击。

振兴实体经济,对企业来说,就是要坚守做实业这个“本分”。自主创新是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法宝。目前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还有许多短板需要补足;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广大企业要有“板凳须坐十年冷”的劲头,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切实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还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厚植企业家文化和工匠文化,崇尚开拓创新和精益求精,尽快地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品牌”、“中国质量”转变。

当然,坚守做实业这个“本分”,也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有效的政策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政府部门做好服务是本分,服务不好是失职;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这些“政策大礼包”让企业家们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随着各项利好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就一定能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当前,结构调整大浪淘沙,技术变革风起云涌。振兴中国实体经济,必须心无旁骛,抵得住各种诱惑,不畏惧任何困难,在变革的喧嚣中始终坚守住“本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就能坚实稳健,我们的实体经济就能走向广阔的未来。

转载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转载网址: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314/c148980-30975226.html

 

主办单位:常州市应急管理局办公室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A座9楼

电话:0519-85683106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70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