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关乎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常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把安全生产各种要求融入到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政治担当中,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建设“五大明星城”、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源头控安,织密防控“感知网”。我们把安全生产工作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到事前预防和源头治理上,全面排查和管控安全风险,严防因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事故发生,不断增强安全生产工作主动权。按照分区域、分级别、网格化原则,探索形成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的生产安全事故监测感知网络,为动态监管、预知预判、快速应对、优化决策等提供准确依据。
除患保安,建立排查“数据库”。我们以“一年小灶、三年大灶”为契机,坚持固定时间全面查、因事因需随机查、敏感时段重点查,今年以来共检查企业单位12万余家次,排查发现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408项,摸清风险底数、列出问题清单、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确保对所有风险点位都了如指掌。对排查出的所有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管辖、谁负责”的要求,坚决查清原因、整改到位。目前已整改完成332项,对其余76项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实施跟踪督办、闭环管理,确保祛除病灶、强身健体。
科技兴安,增强监管“保障力”。坚持用现代科技为安全生产工作赋能,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积极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安全风险识别水平、预警水平、防控水平,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的预见性、精准性、即时性,真正做到靠数据来说话、用算法来分析、向技术要安全。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与优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互利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科技保障水平。同时,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加快“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本质安全。
执法护安,提高整治“精准度”。坚持目标导向,开展多层次、高频度的日常执法、联合执法、专项执法,聚焦危化品、粉尘涉爆、高温熔融金属、有限空间等风险较大领域重点执法,对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等事故高发类型靶向执法,对“小散乱污”“厂中厂”“园中园”、对外委托项目、服务外包项目等进行拓展执法。针对一些屡教不改的企业,或无视生命安全的企业主,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共治强安,构建多元“新格局”。把广大群众作为最可依靠的力量,建立健全信息报告、举报奖励等制度,把安全稳定建立在“群防群治、专群结合”的坚实基础上。以专业化、学术化、技能化为导向,组建专家队伍,引进高水平专业技术机构,协同开展决策咨询、风险防控、教育培训、救援救助等工作。积极构建互联网+智能安全产业体系和安全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不断做大做强安全产业,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