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政府颁布第140号令《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定》以来,常州市围绕时间节点与目标任务,压紧压实各地、各部门工作责任,坚持“质量并行,以质为先”的原则,高质量推进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工作。
截止10月31日,常州市已提前完成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工作,累计32575家企业完成风险报告,共报告较大以上风险80465条,平均每家企业排查较大以上风险数2.48条,排查出较大以上风险企业占比达59.73%,排查出省名录库外企业3112家,各项数据均居全省前列。
风险报告工作部署细
常州市细化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职责,制定行业及分工“双清单”,明确各部门具体任务与职责。各地区建立专项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统筹推进风险报告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过问,分管领导挂钩板块、具体落实,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模式,加快风险报告推进进度。
企业摸底排查数据准
常州市组织市监、税务、统计等部门对省系统名录库中企业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及时完善省名录库基本信息,在全省率先完成名录库企业数据治理。各地充分发挥网格化优势,对存在一厂多照、归属地不明、异地经营的各类企业,逐一现场核实。同时对名录库外企业一并推进,确保本次较大以上风险报告工作覆盖全市所有工业企业。
系统销号流程审核严
常州市主动承接省厅规模以下企业销号试点任务,结合规模以下企业特点积极探索,归纳出5类14项销号情形与具体销号流程,得到省安委办肯定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各地推广区、镇、村委三级核验模式,对销号企业的拍摄的现场照片、非工业企业的证明材料、系统销号的说明原因全面核查,严把系统销号审核关。
指导服务企业手段多
常州市创新编制风险报告专用题库作为“两员”培训必考内容;结合五进活动广泛进行宣传,鼓励企业自主报告,对及时、如实、有效完成风险报告的企业给予安全生产信用激励;主动对接12345平台,明确最新政策和热点问题答复口径,线上指导企业进行风险报告;采取面对面交流会,划片审核、专家审核把关等方式开展专项指导;对报告质量较差的区域开展专项执法,累计开展专项执法424家次,立案70起,以点带面提升全市工业企业风险报告质量。
提升风险管控措施精
常州市组织省级专家,总结规上企业风险报告过程中成果经验,对省目录库中的较大以上风险逐项制定实用管控措施,形成“较大以上风险管控辞典”并嵌入市风险管控系统,线上辅导企业管控风险。各地对企业上报的风险管控措施开展线上、线下核查,对风险管控措施制定不到位企业全部退回,累计退回风险报告信息6209家,风险管控措施填报的规范性提升明显。
风险报告工作后招实
常州市在省政府工业企业风险报告系统的框架下,依托“常州市应急管理指挥信息系统”平台,探索研发“常安码”,帮助企业在填报较大以上风险的基础上,同步对一般和低风险进行梳理,形成“四类风险”清单,通过系统转换,形成岗位风险告知卡和管控措施检查清单,督促企业运用“常安码”定期扫码自查,推动企业建立并落实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扎实开展风险报告后半章。
下一步,我市将加大对“零风险”企业和销号企业的核查力度。同时加大 “常安码”的推广力度,引导企业对风险点的管控措施定期扫码自查,打通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中间环节,推动我市企业落实双重预防机制。目前全市已有4314家企业正式使用“常安码”,累计扫码风险点开展隐患自查11915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