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开展2025年非煤矿山企业“开工第一课”专题培训。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马宏春、安全生产基础处主要负责同志,溧阳市、金坛区应急管理局分管领导、业务科室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全市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集中观看了矿山领域生产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邀请专家剖析了全市矿山企业近两年检查服务中常见的问题隐患;市局安全生产基础处围绕“重点履职事项、重大灾害治理、双控体系运行、本质能力提升、信息系统运用”等方面解读了矿山领域重点监管事项及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闭环管理办法。
会议要求,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形势,当前矿山企业正值集中复工复产期,各种风险因素交织叠加,历来是事故多发易发期。企业主要负责人要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到安全发展就是经济效益、安全发展就是社会责任、安全发展才能长远发展。自觉督促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相关从业人员落实省复工复产“六个一”、安全生产春季行动“五个一”相关要求,做细做实当前重点工作。
要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依法依规履行好“一把手”工作职责。积极开展标准化创建,按照要素要求在系统模块实时运行;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操作规程,确保所有岗位员工都有符合实际的操作指引;立即部署开展一轮覆盖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按要求配备注册安全师、安全技术机构人员,强化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推动内部“吹哨人”制度,对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员工给予激励奖励;组织从业人员每月开展1次覆盖所有风险点的扫码自查;在5月底前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性的实战演练。通过主要负责人正确履职,推动企业从本能逐利向被动他律、主动自律、文化自觉进行转变。
要掌握执行日常监管要求,进行“清单化”推进,持续梳理国家、省、市在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中布置的任务、时间节点与具体要求,定期更新重点监管事项清单,督促企业对照清单落实监察监管部门要求;开展“标准化”审计,对标准化企业开展一轮全覆盖质量审计,对不达标准的单位按流程报告省厅,予以摘牌;开展“精准化”治理,用好专家驻矿、执法检查、深度指导等手段,推动矿山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强化外包外委作业治理,督促发包单位统一管理外包采掘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信息化”提升,积极推进企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提升边坡监测、电子封条、三维一张图等监控预警平台使用质效,及时查明系统预警信息原因并按流程消警。借助无人机巡查、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持续探索线上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率。
|